
姓名:关莉娜
籍贯:河南省周口市
所在二级学院:教育学院
班级:小学教育210304班
人生格言:只要在变好,慢一点又何妨
研究生录取院校:西安外国语大学
先进事迹:
1.2021-2022学年获Bwin必赢网站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
2.2023-2024学年获Bwin必赢网站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
3.2023-2024学年获Bwin必赢网站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
4.2022年12月获“优秀学生”荣誉称号
5.2022年10月获得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全国英语阅读大赛校级初赛三等奖
6.2022年10月获得‘“优秀共青团员”称号
7.2023年6月:所主持的项目在第九届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院级二等奖
8.2023年6月;所参加的项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立项国家级
9.2023-2024学年第2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作品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
10.2024-2025学年获“优秀实习生”称号
学习好的方法经验:
文科生的“心理持久战”:当背诵焦虑遇上自我怀疑。考研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,跑到后半程时,真正拉开差距的往往不是谁刷的题多,背的书厚,而是谁能稳住心态跑到最后。尤其对于咱们文科生来说,面对几百页的专业书和密密麻麻的笔记,心态一旦崩了,真的会感觉整个人被淹没在文字海里。文科生的复习内容量大又细碎,今天背的知识点明天可能就忘了,这种“无效感”特别容易让人自我怀疑。这时候千万别和别人比进度,有人暑假就背完三遍书,也有人考前两个月才开始冲刺,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,按自己的节奏反复巩固理解,最后成绩反而更好。心态调节还有个小秘诀,就是把大目标拆解成小任务。比如别想着“我要背完这本书”,而是告诉自己“今天先啃完这一章”,完成后给自己一点小奖励,哪怕只是吃块小蛋糕,都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。
拆解大目标:把时间切成“小蛋糕”更易消化。我把备考分为基础、强化、冲刺三个阶段。按阶段定计划,像闯关升级一样明确目标,考研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基础阶段(3-6月)主攻专业课参考书通读和英语单词积累;强化阶段(7-9月)开始整理笔记、刷真题;冲刺阶段(10-12月)疯狂背诵和模拟考试。每个阶段目标清晰,就能事半功倍。就我个人而言,我会每天制定“任务清单”,专治拖延症。我每天早上会花10分钟列出当天要完成的任务,比如“上午背完50个单词+精读1篇英语真题”“下午复习中国教育史第3章框架”。把大任务拆成小目标,完成一项就打勾,超有成就感!记得任务量别贪多,要留10%的弹性时间应对突发情况。
考研是场持久战,合理规划时间、保持稳定的心态,你一定能上岸!
对学弟学妹的寄语:
学弟学妹们,考研这条路或许布满荆棘,会有背不完的书、熬不完的夜,但请相信,每一个认真翻书的清晨,每一盏陪你苦读的夜灯,都在为你铺就通往梦想的路。别害怕偶尔的迷茫焦虑,这些情绪不过是成长的印记。请带着“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”的勇气向前,要知道,努力从来不会欺骗人,终有一天,你会感谢咬牙坚持的自己。愿你们既有逐梦的果敢,也有静待花开的从容,顶峰相见!